作為職場新人的你,在日常工作中是否一帆風順呢?答案是否定的,小人物的職場生涯往往伴隨著挫折和傷痛,稍有不慎就吃虧。所以,有沒有一些方法,可以讓我們快速成長呢?
答案肯定是有的,那麽今天我們就結合鬼穀子智慧,一起聊聊職場上的三大思維模式,助您快速成長。
第一種情況:反饋式思維。
《鬼穀子·反應》典故:以反求複,觀其所托。釋意:通過反向表達的方式,得到對方的回複,進而知道對方的真實想法。
相信很多朋友在工作中總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:以為隻要完成領導交代的工作就可以了。對待工作,隻以“完成”作為終點,但是缺乏完成的過程以及完成的程度。
職場新人小張最近就比較鬱悶,自己明明完成了領導交代的工作任務,並且做完後直接把設計稿發給了客戶,工作效率那麽高,非但沒有得到領導的表揚,反而被批評了。
小張哭喪著臉說:就因為我直接把文件傳給了客戶,沒跟領導說,結果就被領導批評了。所以,小張做錯了什麽了嗎?
是的,小張沒有及時的匯報工作進度,使得領導得不到任何反饋,進而失去了對工作任務的掌控。如果小張是個聰明的員工,他會這麽做:如果他的工作沒完成,或者遇到了困難,他會積極的給領導反饋,並爭取得到領導的協調和幫助。如果他的工作完成了,也應該向領導匯報完成的進度和狀況,而不是簡單的認為做完就可以。既然工作是領導安排的,就必須及時向領導反饋。
這也就是職場上常說的,勤反饋、勤匯報、勤總結。可惜,很多職場新人缺乏反饋思維,自認為完成了工作,於是就跟領導脫節了,雖然勤勤懇懇,但依然得不到上司的賞識,吃力不討好。
第二種:厚臉皮思維。
《鬼穀子·謀篇》典故:為強者,積於弱也。強者本來也是弱者,因為不斷麵對挑戰,不斷積累,終成強者。
職場小白和職場老油條最大的差別就是臉皮太薄,一遇到失敗就逃避。事實上,新人在工作中不犯錯誤是不可能的。犯了錯誤不可怕,可怕的是逃避。
朋友小王剛進單位時,就遇到過這樣的事情。當時的領導還是比較器重小王的,交給他一份很重要的工作內容。結果,小王由於一時疏忽把材料尺寸弄錯了,雖然沒造成了很大的損失,但延誤了工期。
小王覺得自己辜負了領導的賞識,很愧疚,害怕被領導否定,於是他選擇了逃避。在辦公區遇到領導時,一聲不吭的繞著走。甚至在食堂用餐時,也刻意的離領導遠遠的。
結果時間一長,領導便不再信任小王了,原因很簡單,人都會犯錯,但是逃避的人是不成熟的表現。
很多時候,職場小白就應該臉皮厚一點,勇敢的麵對錯誤,不要害怕被人否定,逃避隻能逃一時,逃不了一世。
逃避困難是人的天性,因此如果想快速成長,就必須要戰勝自己。
第三種:反省式思維。
《鬼穀子·反應》典故:自知而後知人。釋意:隻有充分的了解自己,內省自己,才能了解別人。
很多年輕人在日常工作中,總是習慣以“我”為中心,比如,說話、做事總是喜歡從“我”為標準。
年輕人有自己的主見是好事,但也因此很容易忽悠了別人的感受,接受不了半點別人的建議。比如筆者前麵給的三條工作經驗,其實並不複雜,卻是職場中常見的問題。但是依然會有很多年輕人對此不以為意,認為自己都知道,都會。
其實一個人如果什麽都會,就意味著不會;如果認為自己什麽都能,就意味著無能;如果認為自己什麽都知道,就意味著是無知,年輕人往往覺得自己潛力無窮,正如那句老話說的“初生牛犢不怕虎”。隻不過,一個人的成熟的標誌,往往是懂得反省:他們有自知之明,不僅自己可以做什麽,更知道有什麽不能做。
所以,一個人如果想快速成長,快速提升,首先就是要學會反省,認識到自己的不足,承認自己的無知,清楚自己的局限性,認真反省,虛心學習,融會貫通。就如儒家說的“反求諸己”,就如鬼穀子說的“自知而後知人”,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都不了解,又如何去了解別人呢?
反省思維是一個職場人所必須要掌握的思維方式,每天反省自己,複盤自己,查遺補漏,如此才能快速成長和提高。
以上就是阿信今天跟各位朋友們分享的三種工作思維,分別是,反饋式思維、厚臉皮思維和反省式思維,希望能給大家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啟迪和幫助,讓我們一起在工作中修行,在修行中工作。
本文源自“鬼穀道”微 信 公 眾 號